《易经》中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以史为鉴,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是历代凡有成就者共同的规律。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俭戒奢的美德。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奢靡之害产生了深刻认识。对于个人而言,奢侈导致败德丧身;对于家族而言,奢侈导致“富不过三代”;对于国家而言,奢侈导致粮食不足、物资缺乏。戒奢崇俭,需要上行下效,从领导者的身教做起。
侈则多欲 败德丧身
北宋名臣司马光在其家书《训俭示康》中写道:“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司马康在父亲的教育下,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他以此家训为镜子,不断鞭策自己,后来历任校书郎、著作郎,以俭朴、廉洁扬名于世。
古人云:欲是深渊。奢靡之风盛行,使人沉溺于享乐奢侈而不能自拔,丧失了心性之正,导致的是欲壑难填,久而久之就会走上玩物丧志的道路,甚至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而泯灭天良。
蔡京在执掌国政时,饮食用度非常奢侈,每一次宴请客人时的一盘菜就值中等人家一家之产!可是蔡京仍嫌不够美味,觉得没有什么好吃的。上行而下效。蔡京的管家翟谦,也浪费无度。有一次,翟谦宴请朝臣,客人约有500多人。厨师进上汤时,有一客人随便说了一句:“鸭舌做汤既鲜美又补养。”翟谦微微示意了一下左右。他的下人马上心领神会,过了不久就为每人端上一碗鸭舌汤,每碗里都有三只鸭舌。客人看后惊叹不止。一位客人戏言说:“这还不够,能再添一些吗?”翟谦说:“既然有心请客,还怕大肚汉吗?”于是就又给每人添了一碗鸭舌汤。这时,一些善心的客人不忍心再吃,放下了筷子。翟谦这一次请客,就杀了3000多只生灵。后来蔡京被贬斥流放,翟谦的家产也被充公。金人骚扰汴京之后,翟谦落到了贫无立锥之地的地步,最后沿街乞讨,饿死在街头。
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群书治要·文子》中讲:“生而贵者骄,生而富者奢。故富贵不以明道自鉴,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一规律无论对于一个家族、还是一个国家、政党乃至企业都同样适用。这是因为,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下了事业;第二代虽然条件好了,但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知道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使事业发展壮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他们一出生,就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还过上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生活,久而久之,就把祖辈父辈辛苦创下的基业败光了。
据统计,美国只有30%的家族企业到了第二代还能够延续,等到了第三代就只有12%了,继续往下发展,四代以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家族企业,则只有3%。“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这是西班牙的说法,“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来自葡萄牙,而德国人则用“创造、继承、毁灭”来形容家族企业在三代里的发展情况。
在历史上,凡是富贵能够承传三代以上的家族,都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尤其重视节俭美德的培养,从而使得“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等思想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做到凡事节约而不奢侈浪费,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把职位、权势作为建立仁德、施行道义的工具,而不是骄奢淫逸的资本,从而避免身败名裂乃至“富(贵)不过三代”的悲剧。
尚节俭以惜财用
《汉书》中讲:“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一个农夫不耕种,有的百姓就会挨饿;一个妇女不织布,有的百姓就会受冻。万物的生长是有时节的,但使用却没有节制,这样财物一定会用尽。古代治理天下达到非常细致周详的地步,所以国家有足够的积蓄可以依靠。
奢靡之风会导致天下的粮食等物资缺乏,甚至会导致全球的资源危机。《大学》中讲:“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反之,则如《汉书》中所说,“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哉”。生产者、特别是生产粮食的人愈来愈少,而浪费者、不劳而食者愈来愈多,奢侈浪费的风气也愈来愈严重,天下的财产怎么会不枯竭!
康熙皇帝在位时,曾颁布《圣谕十六条》用以教导百姓,其中就有“尚节俭以惜财用”,强调开其源尤当节其流,即不仅要知道如何生产、聚集财富,还要知道节约、俭省财用,这样才能使得包括粮食在内的物质及财富“不可胜用也”。
面对由于人类无止境的贪求所导致的粮食不足、物资短缺,以及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古人的远见卓识不能不引起今人的重视。全球资源危机从根本而言是由人们愈来愈膨胀的欲望与地球的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所致。因此戒奢崇俭也是解决环境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的出路。
国奢则示之以俭
《礼记》中说:“国奢则示之以俭。”如果一个国家奢侈之风盛行,就要教导人们崇尚节俭。《论语》中也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强调节俭更符合礼的要求。
针对一段时间内我国奢靡之风盛行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八项规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他用了8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这就是“国奢则示之以俭”。而在位的领导者们能够带头节俭,就会起到上行下效、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在唐朝时,杨绾做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为官清廉,崇尚节俭。他被封的命令下达之日,郭子仪正要宴客,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就把坐中的声乐减了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的随从本来人数众多,也于当天就减少了。可见,上行而下效的感应效果如“影之随行、响之应声”一样迅速。
总之,以史为鉴,可以使人们深刻认识奢靡之害的严重性,从而主动自愿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使崇俭戒奢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刘余莉)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7日)